“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一直是延邊州奮力實現的美好愿景。放眼延邊大地,鄉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鄉村環境越來越好,基層治理卓有成效,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邊民安居樂業,邊關穩固安寧,悄然繪就出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畫卷。
近年來,延邊州聚焦邊境地區發展,持續加大投入,多舉措完善邊境地區基礎設施體系,全力打造安全穩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現代化邊疆,為邊境地區民生保障筑牢堅實基礎。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農村廁所改造直接關系到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記者走進琿春市密江鄉密江村村民金玉順家,面積不大的屋子里,被老兩口拾掇得既干凈又溫馨。
說起農村廁所改造,健談的金玉順高興地說:“自從改成室內衛生間,小孫子過年都愿意在老家多留幾天了。”
密江村駐村第一書記于會永介紹,過去的密江村,家家戶戶用室外旱廁,生活污水隨處倒。在開展人居環境改造提升工程中,密江村在凍土層以下鋪設了連通全村的污水管網,可將村內包括廁所污水在內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并集中處理,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
密江村的廁所改造進入快車道,得益于2024年我省推進的“百村示范”工程。“百村示范”重點支持邊境村開展污水管網和水沖廁所建設,琿春市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鋪設覆蓋全村的污水主管道,還把管網修到家家戶戶的院中。
村衛生室作為最基層的醫療機構,是農村居民看病就醫的第一站。在圖們市石峴鎮水南村衛生室,連接大醫院的網絡診療設備正規律地閃爍著工作指示燈,隨時為村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雖是邊境村,但一點也不‘邊遠’。”水南村黨支部書記金虎國介紹,該村衛生室與吉大二院、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延邊中醫院等醫院合作,開展遠程健康診療和市鎮兩級健康巡診,讓村民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近年來,延邊州不斷夯實邊境民生保障基礎,瞄準邊境地區發展薄弱環節,全力構建完善的邊境地區基礎設施體系,持續提升邊境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延邊州大力實施“雙水”工程,以農村供水和污水處理為重點,累計投入5.5億元,全州93個邊境村實施“雙水”工程建設,污水管網覆蓋率從24.5%提升至94.9%。穩步推進邊境村水廁改造工作,因地制宜實施管網式和單戶式水廁改造,實現邊境村水廁“愿改盡改”,切實提升邊境村宜居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邊境村水廁改造5791戶,完成率48.3%。邊境醫療實現普惠升級,邊境村衛生室全面完成標準化建設,基層醫療機構完成率、村衛生室覆蓋率、村醫覆蓋率均為100%。今年,延邊州投入98萬元在琿春市、圖們市、龍井市、和龍市、安圖縣邊境村衛生室開展中醫閣建設,為邊民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
與此同時,延邊州加大通信設施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國家電信普遍服務建設邊境通信網絡覆蓋項目7批次,在全州邊境沿線建成332座通信基站,實現邊境村“雙千兆”網絡通達、4G網絡和光纖網絡覆蓋率100%。加大和龍市、龍井市、圖們市、琿春市4個邊境縣(市)電網投資力度,為邊境地區生產生活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張琰 代黎黎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