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清晨,金色陽光灑滿湖南省郴州市漿水村的田野與屋舍,村小操場上,一場特殊的結營儀式正在舉行,由長春女孩毛佳玉帶頭組織的為期半個月的支教夏令營畫上圓滿句號。支教團成員與孩子們整齊列隊,空氣中交織著離別的不舍與成長的欣喜。
“升國旗,奏唱國歌!”口令響起,孩子們瞬間挺直脊梁,目光緊緊追隨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稚嫩卻鏗鏘的歌聲穿透晨空,在每個人心頭激蕩。毛佳玉站在隊伍旁,望著孩子們臉上肅穆的神情,看著他們眼底萌發的對家國的樸素憧憬,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舞臺上,《長江之歌》的旋律響起,孩子們用清澈的嗓音唱出“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的壯闊。村書記手持一沓證書走上臺,為“進步之星”“道德之星”頒發證書,獲獎的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接過證書,靦腆的笑容里藏著難掩的自豪,緊握證書的小手微微顫抖,那是對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期許。
“佳玉姐姐,這是給你的。”幾個孩子攥著信箋,羞澀地走到毛佳玉面前。展開信紙,歪扭的字跡里躍動著滾燙的心意:“遇見你是我暑假最好的禮物”“你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師”。稚拙的筆畫帶著山野的溫度,瞬間融化了離別的沉重。毛佳玉蹲下身擁抱孩子們,淚珠落在信紙上,與孩子們攥緊她衣角的小手一起,暈染出深深的情感印記。
“半個月或許短暫,但希望我們埋下的‘種子’能慢慢發芽。”站在操場邊,毛佳玉望著陽光下孩子們如雛菊般倔強綻放的笑臉,道出了所有支教團成員的心聲:希望這短暫的陪伴,化作照亮前路的星火,引著他們奔赴山外的星辰大海,在彼此生命里刻下恒久的烙印。
行囊里裝滿漿水村的晨風暮色、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支教團成員踏上歸途。他們帶走的是沉甸甸的回憶和對這片土地的牽掛,而留在村里的,是孩子們眼中愈發明亮的光——那是被點燃的求知欲,是對山外世界的憧憬。正如村旁流淌的湘水,這份溫暖與力量將長伴孩子們左右,助力他們走向更遠的未來。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馬賀 實習生 鄒昀彤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