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欣欣)日前,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海勃日戈鎮人民政府開展防汛集中演練,模擬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場景。演練中,應急指揮、人員疏散、物資調配、醫療救護等環節環環相扣、高效運轉。參演人員聞“汛”而動、聽令而行,以專業救援技能和迅速反應,將防汛預案轉化為守護生命的堅實行動。
“把工作想在前、備在前、搶在前,嚴密布防、嚴陣以待,堅決把各項防御措施落實到位、各類重點部位管控到位,全力守護江河安瀾、人民安寧。”“要備足前置砂石、編織袋等防汛應急物資,一旦出現滲漏、管涌等險情,第一時間做好搶護。”連日來,松原市主要領導多次就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防汛備汛工作指明方向、壓實責任。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面對汛期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松原市各級各部門扛牢政治責任,嚴格落實省委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迅速研判汛期形勢,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緊盯防御重點,擰緊責任鏈條,提前謀劃、及早著手,扎實開展汛前準備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防汛物資儲備是應對汛情的重要保障。松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秉持“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原則,結合防汛形勢科學研判,加大物資儲備力度,全力預置搶險隊伍和物資。全市儲備防汛抗旱物資總價值超2400萬元,建成8個物資庫,并在江河、水庫等重要區域設立18個前置點。市本級投入200萬元,加快采購編織袋、無紡布、救生衣等抗洪基礎性物資。各地積極行動,儲備塊石、鋼板樁等搶險物資,調配吊車、長臂挖掘機等裝備,制作292件前置封堵決口混凝土預制件,落實3150臺(套)大型機械裝備。同時,全市建立53個協議儲備塊石、沙土等搶險物料儲備點(14.5萬立方米),掌握35戶社會防汛物資生產經營企業;為沿江河受洪澇威脅的23個鄉鎮116個行政村和19個山洪災害村配備139部衛星電話、440部370兆窄帶無線通信手持終端。此外,松原市加強與吉林油田公司協作,對接搶險船只、排澇設備支援,強化與駐地部隊、武警、消防等隊伍聯動,常態化開展搶險技能訓練,為汛期救援提供堅實力量。
隱患排查整治和工程建設是防汛備汛的關鍵環節。連日來,松原市搶抓汛前“黃金期”,對堤防、水庫、山洪溝、澇區、在建水利工程等防汛風險點開展拉網式排查,尤其對江河堤防進行“一米一米”地毯式再排查,做到隱患排查無死角、無盲區。針對排查出的問題,立行立改,278位市縣鄉村四級行政責任人簽字背書,壓實責任。同時,加快推進水毀工程建設,提升防洪減災能力;其他在建水利工程嚴格落實“一案一策”,編制臨時度汛預案,層層壓緊壓實水旱災害防御責任,筑牢防汛工程防線。
為提升防汛應急處置能力,松原市積極開展巡堤查險培訓和應急演練。組織巡堤人員開展案例教學與實戰培訓,有效提升險情識別和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土專家”人才庫,確保每支巡查隊伍至少配備1名“明白人”。截至7月初,已組建市縣兩級專家隊伍83人,落實182支4395人的巡堤查險隊伍。全面排查江河沿岸、水庫下游、山洪易發區等洪澇威脅區群眾7.1萬人,逐一落實轉移包保責任,對750名獨居特殊群眾實行“一對一”精準包保,以扎實舉措織密防汛安全網,確保人民群眾“風雨無憂”。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