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陶 張美偲 記者王春勝)日前,記者在鎮賚縣黑魚泡鎮包金臺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看到,綠油油的蒼術隨風輕擺,桔梗苗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鎮賚縣黑魚泡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包金臺村包金臺屯開辟中藥材種植基地,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植,為增收致富探索新路徑。在決定發展藥材產業前,黑魚泡鎮做足了“功課”,鎮、村干部通過外出考察學習,在綜合考慮本地土壤、氣候特點以及作物經濟價值后,最終選定適應性強、經濟效益穩定的蒼術和桔梗作為主推品種。基地現種植蒼術1公頃、桔梗1.5公頃,目前長勢良好。
蒼術的生長期為4—5年,桔梗為2—3年,均屬于中長期作物。蒼術預計每畝產量為4000—5000斤,而桔梗預計畝產則為5000—6000斤,對比之下,似乎桔梗的種植周期更短、產量更高,但蒼術從種植的第二年起,每年9月初即可采收其種子進行銷售,且市場銷路良好,這為種植戶提供了穩定的年度收益來源,從而形成了“短期有收益、長期有保障”的增收模式。此外,部分農戶還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發展庭院藥材種植,實現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
包金臺村的中藥材種植是鎮賚縣黑魚泡鎮發展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通過長短結合、多元收益的種植策略,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更為當地村民開辟了一條藥香四溢的致富新路。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