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來,吉林省遭受多輪強降雨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了部分影響。通過采取四項防災救災措施,目前,受災情況明顯輕于去年,全年糧食豐收基礎仍然穩固。
健全會商機制。在前期制定工作預案的基礎上,農業農村、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加強溝通會商,及時共享天氣變化、水情、墑情等信息,指導各地逐級上報受災情況,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災情核查機制。
加強溝渠治理。以縣為單位逐村逐地塊摸清農田積水受淹風險,繪制形成集溝渠排水、匯水、泄水的縣域“一張圖”,在詳細排查的基礎上新整治溝渠3.06萬公里。
開展項目建設。對于去年遭受農田漬澇災害、排灌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的地區給予小型農田水利項目重點支持,指導各地優先搶修水毀農田排灌設施,有效提升漬澇災害防御能力。
做好應急物資準備。指導各縣集中采購拖拽式柴油發電機組、抽水泵等農田應急排澇裝備,以縣為單位組建機動分隊,提高極端情況應急處置能力。聯合省國網電力視情況調配各市(州)電力應急裝備,重點加強易澇區域保障。
下一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將持續加強工作指導,力爭在72小時內排出田間積水,對因災損毀的農田排水溝渠進行修復加固,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控和田間管理,奮力奪取秋糧豐收。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閆虹瑾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