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今年的“三伏”也是一個特殊的“三伏”,它是繼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后的又一個“短三伏”。那么什么是“短三伏”呢?即只有三十天的三伏天,且入伏在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之前。
那么今年的初伏(7月20日-7月29日)期間天氣又如何呢?完全可以用“雨熱均足”來形容,在初伏的十天里,冷空氣不怎么活躍,氣溫持續占上風。 這波高溫+雨水的“組合拳”,你準備好了嗎?
根據專家預計,全省平均氣溫為25.0攝氏度左右,比常年同期23.4攝氏度偏高。尤其21-24日吉林省中西部最高氣溫多在30攝氏度以上,西部甚至可達35攝氏度左右,25-27日,中南部地區最高氣溫也在31攝氏度以上,期間大部最低氣溫也大多都超過22攝氏度,加之濕度較大,又會重新開啟“桑拿”悶熱模式。
初伏期間恰逢“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防汛關鍵期的前半段,至于降水,期間全省平均降水量為55.0毫米左右,這與常年同期55.4毫米幾乎接近。3次降水過程分別是21-22日,南部有大雨,部分地方有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東部其他地區有小到中雨。25日前后,西部和中北部有中到大雨,其他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28日前后,中西部和南部有中雨,其他地區有陣雨雷陣雨。在這期間,我們要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特別是20-21日東南部出現流域性洪水和中小河流洪水的氣象風險較高,需重點防范,同時加強對風險隱患點的巡查排險;山區還要防范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注意交通安全、謹防城市暴雨積澇。由于降水分布不均且伴有短時強降水,低洼地段易形成積澇,需加強交通疏導和管制。農業方面要加強田間管理、低洼農田及時排澇降濕。面對即將拉響的高溫警報,要減少露天作業,日常生活中適當調整作息時間,避高溫、防中暑。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總的來說,今年初伏是“上蒸下煮”的高配版,健康安全度過最重要!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卞睿 通訊員 張欣彤 劉洋 王晶晶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