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吉林出版集團譯文事業部精心打造的《時空疊影美如畫——百年新民大街》四季卷軸正式出版。這套以“光陰里的城市映像”為主題的特色出版物,用紙墨與科技交織的獨特語言,將長春新民大街的百年滄桑與四季風華凝于紙上,不僅為公眾打開了一扇回望城市歷史的窗口,更以創新形式為吉林人文振興與文旅發展注入了鮮活力量。
多維敘事 繪歷史畫卷
作為長春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街區,新民大街承載著這座城市從建城之初到今日的歲月印記——這條街的每一棟建筑、每一段街景,都鐫刻著時光的痕跡,見證著長春的歷史與變遷。“《時空疊影美如畫——百年新民大街》卷軸的出版,初衷便在于將這份珍貴的‘城市記憶’以可感、可觸、可藏的形式留存下來。”吉林出版集團譯文事業部總編輯崔文輝說。
為了讓百年新民大街的表現形式更加鮮活,吉林出版集團譯文事業部在立項之初便確立了“傳統與現代共生、科學與藝術交融”的核心理念,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了全方位創新。
不同于傳統圖書的單頁形式,卷軸以“自北向南”的空中俯瞰視角,將新民大街街景及其南北景觀完整串聯。展開卷軸,北以地質宮后花園為起點,南端以南湖為終點,新民大街和街道兩側的建筑、綠植次第鋪展,給讀者以“漫步街區”的沉浸式體驗。
這套畫卷以“光陰里的城市映像”為主題,按春、夏、秋、冬共分為四卷,將街景與季節特征深度融合。春日的新綠、夏日的濃蔭、秋日的金黃、冬日的素白,不僅通過植被色彩、光影變化直觀呈現,更通過街道氛圍的細節刻畫,讓“時光流轉”變得可感可知。從春卷到冬卷,既是季節的輪回,也是對新民大街“百年風華”的隱喻——一條街的四季,便是一座城的光陰歲月。
卷軸將傳統繪畫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融入VR技術,從新民大街建筑群中選取長春地質宮、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辦公樓、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1號樓、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辦公樓、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新民院區主樓、省圖書館舊址、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辦公樓、解放軍第九六四醫院南湖院區主樓8棟特色建筑,掃描二維碼識別畫卷中的建筑后即可觀看該建筑的3D立體模型,可360°旋轉觀察建筑細節;季節動態特效隨模型同步切換,春日的花瓣飄落、冬日的雪花紛飛讓靜態建筑“動”起來;中、英文雙語解說則從歷史背景、建筑風格等角度展開,讓每一棟建筑都成為“會說話的歷史書”。這種“傳統畫卷+VR特效”的敘述方式,打破了紙媒與數字出版物的界限,讓閱讀從“被動觀看”變為“主動探索”。
在此基礎上,卷軸采用“3D實景復原+手繪渲染”的技術組合,對長春地質宮等8棟重點建筑進行精準復刻,后期在技術人員對建筑模型進行電腦渲染后又請畫家手繪添彩,使畫面效果更加逼真;對街道整體布局、植被搭配等,則進行藝術化處理,讓作品在保持歷史準確性的同時,兼具畫卷的靈動美感。這種獨特的虛實結合的呈現方式,讓讀者既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又能獲得視覺的愉悅。
以匠心守初心 于細節處求極致
一套畫卷的誕生,背后是嚴謹的史料考證、融合技術的探索及對藝術的執著。為了讓百年新民大街的風貌既真實又動人,制作團隊歷經數月,走過了一條“從史料到畫卷”的匠心之路。
為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吉林出版集團成立專門項目組,項目組成員耗費數月時間,收集了大量關于新民大街的歷史影像、老照片、建筑圖紙等資料,涵蓋不同時期的街景風貌與建筑細節。
制作的第一步,是為街景復原找依據。吉林出版集團譯文事業部聯合長春市城鄉規劃展覽館、省圖書館、吉林建筑大學等相關單位,系統梳理了新民大街自建成以來的歷史文獻、影像資料與學術研究成果,僅歷史照片就收集了近千張,涵蓋不同年代、不同季節的街景細節。
“今年3月份接到任務后,館里第一時間啟動專項工作,迅速梳理館藏資源,將所有與新民大街相關的珍貴史料進行系統整合。其中,20世紀40年代的建筑影像資料、精準復原的3D模型等核心素材被優先整理歸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史料包’,力爭為項目推進節省大量時間。項目啟動后,我們多次為制作團隊提供展廳參觀講解、影像拍攝、資料考證等支持,確保每一處建筑的還原都有扎實的史料依據。”長春市城鄉規劃展覽館館長范晶說。
“為核實新民大街上建筑的外觀細節,我們的團隊多次到現場實地勘探。同時,為確認街道的行道樹品種,專門請教專家,比對不同樹種在四季的形態特征,精準地呈現新民大街四季更迭的美麗景色。只有在細節處下功夫,才能讓卷軸真實、立體,富有生命力。新民大街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城市記憶,我們的職責就是讓這些記憶有證可考。”吉林出版集團譯文事業部經理助理范迪說。
為避免主觀創作偏離歷史真實,制作團隊組建了由吉林建筑大學、長春日報社、長春晚報社等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的顧問團隊,全程參與內容編寫及審核。從建筑比例的校準到街道布局的還原,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多輪論證——比如每一棟建筑的具體數據,制作團隊根據歷史圖紙與現存遺跡反復核實,最終得出精準數據;街道的寬度、兩側建筑的方位,也嚴格參照當時的城市規劃檔案,力求與歷史原貌一致。
守護城市記憶 賦能文旅振興
一條街道的變遷,折射一座城市的發展。
7月5日,長春新民大街煥新啟幕。這條全長1445米的百年老街,以嶄新姿態與市民重逢。漫步今日的新民大街,時光與煙火在此交織:“一館三廳”如珍珠般串聯起城市的記憶,13處口袋公園裝點街旁,29家特色店鋪錯落有致,共同勾勒出多彩鮮活的生活圖景……
作為“新民向新”的獻禮之作,《時空疊影美如畫——百年新民大街》卷軸一經出版,便在業界引發良好的反響。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套畫卷即將在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展出,游客朋友們很快就能一睹其風采。
偽滿皇宮博物院研究部主任、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負責人王昊說:“新民大街是‘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見證了長春的百年變遷。《時空疊影美如畫——百年新民大街》卷軸以‘光陰里的城市映像’為主題,通過畫卷形式,重現這條長街在不同季節的盛景,既追求歷史的‘真’,也講究藝術的‘美’,讓長春這段獨特歷史文化以直觀可視的方式得以傳承。卷軸極大地豐富了讀者的文化體驗形式,讓不同語言背景的讀者都能深入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以及新民大街的歷史文化,從單純的視覺欣賞升級為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同時,卷軸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水準,宛如精美的藝術長卷,是具有較高鑒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為城市藝術寶庫增添了新的亮點。”
長春市朝陽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馬莉表示:“當前吉林正大力推動人文振興、文旅勃興,在此背景下,《時空疊影美如畫——百年新民大街》卷軸的出版恰逢其時。它作為一張精美的城市文化名片,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向外界展示了長春新民大街的獨特風貌。游客通過卷軸能提前領略新民大街的四季美景和歷史韻味,從而吸引更多人前來實地參觀游覽,為長春文旅產業吸引了潛在客源。同時,其作為特色出版物,也能與我們的其他文旅產品形成聯動,如圖書《北有長白》《一江松水》《吉線秘境G331》等出版物,以及‘長春禮物’文創產品等,豐富長春的文旅產品體系,從而提升長春文旅產業的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
從史料堆中的抽絲剝繭,到筆墨間的精雕細琢,再到科學技術的創新賦能,《時空疊影美如畫——百年新民大街》卷軸以獨特的方式,讓一條街道的百年歷史變得可感、可觸、可藏。它不僅是一套畫卷,更像一臺“時光機”,既守護著長春的歷史記憶,也為這座城市的文旅發展與人文傳承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吉林出版集團譯文事業部的全體創作人員所言:“我們希望當讀者展開畫卷時,能在筆墨光影中了解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透過時光疊影,讀懂這座城市向新而行的力量。”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紀洋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