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哐當!”清晨7點的長春都市圈西環高速公路工地,旋挖鉆機的轟鳴聲已刺破熱浪,鋼筋籠與地面碰撞的脆響驚起幾只飛鳥。7月的驕陽剛爬上山頭,地面溫度已突破35℃,工人們的安全帽檐下已滲出細密汗珠,一場與高溫賽跑的施工會戰,正隨著日出在春城大地上拉開序幕。
下午2點,預制梁場成了名副其實的“蒸籠”?;炷琳趄v的熱氣混著機械運轉的熱浪撲面而來,站在原地片刻便覺皮膚發燙。鋼筋綁扎工張師傅正弓著腰固定鋼筋,汗珠順著臉頰滑落,砸在滾燙的鋼筋上,一會兒工夫只留下淡淡的水痕。他抬手用袖口一抹臉,深藍色工裝后背早已洇出大片深色,袖口邊緣結著圈白色的鹽漬。“你看這鋼筋間距,差一毫米都不行!”他拍了拍剛綁扎好的鋼筋骨架,聲音因高溫有些沙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手中的扎絲仍在指尖靈活翻飛。不遠處的蒸養棚外,技術員小李盯著儀表屏,汗水順著脖頸流進衣領,他卻顧不上擦——屏幕上的溫度、濕度數據必須實時監控,確保每片梁在“桑拿房”里養出“好筋骨”。
橋梁樁基施工現場更是毫無遮蔽的“烤場”。陽光直射下,裸露的鋼筋被曬得發燙,徒手觸摸便能感到灼痛。旋挖鉆機長臂揮舞,鉆頭鉆進地層深處,飛濺的泥漿落在工人老王的工裝上,不到半分鐘就被烈日烤成淺褐色的泥斑?!皝恚畎咽?!”他喊著同事一起調整鋼筋籠位置,黝黑的胳膊上汗珠滾成串,滴在滾燙的鋼板上“滋啦”作響。焊花在烈日下迸濺出金色火花,與工人額頭上的汗珠交相輝映,這些都無法影響他們緊盯焊接口的專注眼神:“樁基是橋的‘腳’,這‘腳’得踩實了,橋才能立得??!”
最“火熱”的戰場當屬瀝青攤鋪現場。160℃的瀝青混合料從攤鋪機中傾瀉而下,熱浪如潮水般向四周擴散,站在3米外都能感到皮膚灼痛。攤鋪機操作手王師傅在密閉駕駛室內緊握操縱桿,汗水順著臉頰流進嘴角,他只是猛灌一口涼水,視線始終不離前方的攤鋪厚度標記?!斑@瀝青就得趁‘熱’鋪,溫度夠了壓實度才達標!”他話音剛落,身后的壓路機便緊隨而上,滾輪碾過路面發出“滋滋”聲響,熱浪裹著瀝青味撲面而來,司機師傅的工作服已能擰出水來。
日暮時分,夕陽將工地染成金紅色,這里的機械仍在轟鳴。建設者們的身影在余暉中忙碌穿梭,有的在檢查鋼筋綁扎質量,有的在測量路基平整度,有的在給機械加水降溫……盡管臉上寫滿疲憊,施工的進度卻絲毫未慢。截至目前,這條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關鍵動脈”已完成路基工程84%、橋梁下部結構92%、梁板架設74%,在高溫“烤驗”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前延伸。
當夜色漸濃,工地燈光亮起,機器轟鳴與蟲鳴交織成獨特的“夏夜施工曲”。建設者們用汗水浸潤每一寸土地,用堅守對抗烈日酷暑,書寫著“戰高溫、搶工期、保通車”的熱血篇章——這條通衢大道,終將在他們的手中加速成型,為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跑出滾燙的交通“加速度”。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鄒鵬亮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