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雨)在東滿抗戰歷史紀念館里,黨員干部在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歷史陳列前駐足凝視,追憶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在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學員們走進東滿游擊大隊密營、兵工廠、被服廠、印刷廠等抗戰遺址遺跡,聆聽抗日少年金錦女、英雄母親姜春花的感人故事……
連日來,汪清縣紅色教育基地迎來參觀學習熱潮,來自省內外各地的黨政機關、社會團體,紛紛走進東滿抗戰歷史紀念館、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紅日村黨性教育基地,追尋紅色足跡、重溫入黨誓詞、聆聽奮斗故事,“七一”前后,已累計接待省內外主題培訓班次45期,學員和游客3000余人次。
據了解,汪清縣是國家一類革命老區,是東滿抗日戰爭的主戰場,童長榮、周保中、李延?、魏拯民等一批抗日將領都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全縣9個鄉鎮分布有抗戰遺址遺跡近300處。
為了把這些紅色資源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近年來,汪清縣始終秉承“賡續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的宗旨,以抗戰時期東滿特委機關所在地——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為核心,打造集紅色文化傳承、文旅融合發展、興邊富民實踐、鄉村振興示范以及民族團結進步于一體的教學精品線路,組建由省、州專家教授領銜的專業化師資隊伍,開發了重走抗聯路、音樂思政課等多元教學體系,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及社會團體,開展愛國主義、黨性修養、研學實踐、思政教育、主題培訓、革命傳統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不斷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注入鮮活內涵,年均接待量達4萬人次,全面打響了具有汪清特色的紅色教育品牌。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