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器離位報警”“火焰報警”“未佩戴手套報警”……近日,在吉林省燚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疊加了AI算法的普通攝像頭,變成了預警“小能手”。
整套設備名叫“視覺AI態式感知服務器”,由攝像頭、交互機、連接線,以及一臺長方形金屬盒子組成。“攝像頭和交互機都是網上最便宜的款式,最值錢的是這個小盒子。”公司創始人付志說。
付志說它“值錢”,是因為其中集成了百余種算法,都是他帶著團隊訓練出來的,公司多年沉淀下來、具備商業化價值的技術都在盒子里。
在軟件操作界面上,付志選定了“滅火器”“火焰”“是否佩戴手套”等幾項算法,并在會議室里隨機圈定了檢測范圍。
之后,他搬動滅火器,又點燃打火機……隨著一系列操作,攝像頭根據設置好的算法,敏銳捕捉到了“異常”情況,并迅速準確地發出警報聲,于是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付志提醒記者關注畫面流暢度,他說:“機器每秒至少要抓取20次動作,才能保證畫面連續性,我們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了這項技術難點,確保設備快速響應異常情況。”
“設備接口我們可以從4路做到128路,一路接一個攝像頭,一個攝像頭最多能添加10個算法,也就是可以同時檢測10件事,這樣一算,城市中80%的應用場景它都能覆蓋,例如車輛、人員、消防等。最近,我們又增加了算法模型復審,減少誤報率。”付志說。
付志畢業于長春工業大學,科班出身的他,創業初心就是搞自主研發。2015年公司成立,經過幾年艱難摸索逐漸步入正軌。“不管賺得多少,我們都堅持在研發上投入資金。公司必須有獨立的產品和品牌,才能走得長久。”付志說。
2019年,一條新聞引起付志的注意:高速公路上,一輛大貨車為躲避道路中央的一塊大石頭,引發嚴重交通事故。如果監控設備能第一時間識別障礙物,就能避免類似悲劇。于是,他萌生了做智能視頻分析的想法。
2021年,“視覺AI態式感知服務器”項目正式交付,多年來,得到省內外客戶的廣泛認可。“我們的產品可以兼容所有平臺,客戶買來設備后,不用改造原有監控系統,接上就能用,節省了成本。目前,國內只有上海和深圳的幾家企業有同類產品。”付志說。
搞研發,創品牌——秉持著這樣的初心,公司逐漸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上蹚出了自己的路子。多年來,公司取得了39項軟件著作權、5項專利、1項商標,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陸續交付了智慧應急、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環衛、智慧消防、智慧園區、智慧供暖、智慧校園等多個平臺項目。
眼下,公司技術團隊正在黑龍江鶴崗為客戶打造“智慧礦山”項目。針對這樣的行業定制項目,他們又訓練了400多種算法,市場不斷拓展。
公司的創新探索,成為了“科技改變生活”的生動注腳。他們以低成本、高兼容的方案打破了技術壁壘,讓智能化從“高大上”的概念落地為觸手可及的實用工具,為城市治理、產業升級提供了輕量化的智慧解決方案,也為區域科技創新注入了鮮活動能。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開發智慧類平臺功能,拓寬應用場景,拓展全國市場,持續擴大企業影響力。”談及未來,付志信心滿滿。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徐慕旗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