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331項目吉林段的建設工地上,一場“科技革新風暴”正悄然改變著傳統公路建設的面貌。從超薄罩面到高頻共振路面碎石化技術,再到環氧鋅基聚酯復合涂料波形護欄,多項前沿科技的應用,讓這條公路的建設兼具環保、耐久、安全與美觀,為吉林公路建設注入了全新動能。
在路面養護領域,2厘米超薄罩面技術成為亮眼“黑科技”。G331項目吉林段十二道溝到干溝子32公里的路面上,這項技術大展身手。通過噴灑滲固劑恢復老化瀝青功能,或采用改性瀝青、高韌性混合料等新型材料,不僅能顯著提升路面抗滑與抗裂性能,還帶來了出色的降噪效果,成為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的“利器”。施工環節,超薄罩面憑借快速鋪設的優勢,大幅縮短工期,無需大規模封閉道路,最大限度減少了對交通的影響;其卓越的抗滑耐磨特性,可有效降低車輛打滑風險,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高頻共振路面碎石化技術,在G331項目吉林段錯草到臨江2.7公里基層的改造中“大顯神通”。高頻共振設備將破損、老化的舊路面破碎成均勻碎石層,施工效率顯著提升,快速完成大面積路面破碎。破碎后的碎石層直接作為新路面基層,夯實道路根基。更值得關注的是,該技術實現了舊路面材料100%循環利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變廢為寶”。
安全防護方面,全線覆蓋的環氧鋅基聚酯復合涂料波形護欄成為道路安全的“守護者”。其獨特的波形設計,能夠高效吸收、分散車輛碰撞能量,降低事故危害。環氧鋅基聚酯復合涂料的加持,賦予護欄超強強度與耐久性,使其在極端環境下仍能堅守崗位。不僅如此,該護欄外觀美觀大方,超強的耐腐蝕性讓其在風吹日曬雨淋中始終保持色澤亮麗,提升道路“顏值”。模塊化設計讓安裝與維護更加便捷高效,為公路安全運營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鄒鵬亮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