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敦化市與清華大學攜手書寫校地融合發展的時代篇章。作為我省首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敦化站自2024年成立以來,通過規劃共謀、產業共興、文化共育三大路徑,探索出一條“政府搭臺、高校賦能、雙向受益”的鄉村振興實踐新路。
從“規劃引領”到“產業賦能”,打造校地合作新范本。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敦化站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整合高校資源,為敦化鄉村振興發展持續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清華大學師生團隊通過深入調研,結合敦化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確定工作站及中成朝鮮族生態村聯系點位的建設,通過打造“一站一點”,促進人才、技術和項目在鄉村集聚,有效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依托清華智庫力量,推動農產品深加工和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發展,為楊木村小粒黃豆、“楊木日新”煎餅等產品設計IP形象及相關文創產品19款,有效提升農產品商業價值,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對中成朝鮮族生態村開展實地調研并設計發展規劃,深入挖掘朝鮮族文化,設計具有民族風情的特色文字標語和打卡點,將傳統村落塑造成獨特的城市文旅新名片。
從“資源共享”到“協同創新”,構建教育發展新生態。敦化市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與清華大學等高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依托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平臺,組織30余名實驗中學學生先后赴山東微山站、河北雄安站開展“優秀中學生交流體驗營”,為縣城學生提供體驗清華大學頂尖教育資源和培養模式的機會;定期舉辦學術論壇、青年座談等活動,邀請清華大學實踐隊與優秀企業代表、青年人才、鄉村振興專干等群體開展交流座談,就農村發展、產業轉型、旅游創新等方面提出實際問題19點,并針對性提出解決思路和優化建議24條,在思維碰撞中共同探尋敦化發展的新路徑。
從“精準發力”到“多元傳播”,開拓城市宣傳新賽道。敦化市充分利用高校平臺資源,創新宣傳方式,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借助清華大學“清韻初冬·健康文化集市”活動,將人才政策、城市文旅宣傳片、地方特產美食帶進清華大學校園,讓師生們在逛、吃、玩中感受大德敦化的城市魅力及文化底蘊;邀請清華大學實踐隊圍繞敦化自然風情、民族風俗、飲食文化等方面深入探索研究,撰寫并發布“敦化風物”系列推文,系統梳理敦化市的歷史民族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截至目前,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敦化站已成功接待7批次共93名高校學子實踐調研,開展特色活動50余項,累計實踐時長逾6000小時,在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張偉國 代黎黎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