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鴨綠江畔的長白鎮轄區,這句雷鋒箴言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化作了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山邊境管理支隊長白大隊長白鎮邊境派出所民警們日復一日的堅守與行動的寫照。他們將雷鋒精神深深融入基層治理,走出了一條“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嶄新道路。
基層治理中的矛盾糾紛,向來紛繁復雜,長白鎮邊境派出所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為矛盾化解注入了“加速度”。在以往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中,民警常常面臨各方協調困難、效率低下的問題,長白鎮邊境派出所創新推出“2+2+X矛盾聯調機制”。這一機制如同一個強大的“智囊團”,聯動民警、社區委員、司法調解員以及各行各業的代表,大家齊心協力,用“法理情”融合的獨特方式,把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群眾一聽就懂的“方言土語”,讓矛盾化解既有速度,又飽含溫度。
2024年冬天,長白鎮東安花園小區里的兩位老鄰居因為樓道堆放雜物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矛盾逐漸升級,甚至鬧到了派出所。民警趙帥立刻啟動“2+2+X矛盾聯調機制”,聯合社區、司法所調解員以及熟悉鄰里情況的老街坊一同前往派出所調解。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人講解了消防法規和鄰里相處的道理;社區調解員從社區環境和鄰里和諧的角度勸說;司法所調解員則從法律責任方面進行分析。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調解,兩人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握手言和。
自這一機制運行以來,長白鎮邊境派出所成功調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300余起,救助群眾200余人,獲贈錦旗、感謝信100余面(封),真正實現了“隱患聯排、矛盾聯調、風險聯控”。
除了扎實做好日常警務工作,長白鎮邊境派出所還將目光聚焦在“一老一小”這些特殊群體上,一系列暖人心的品牌活動相繼推出。“圓美麗夢想”“關愛1+1”“警察爸爸”等活動,不僅為困難家庭兒童帶來了希望,更搭建起了警民之間溫暖的情感橋梁。
成寶(化名)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也不太理想,民警閆俊伯在走訪中得知情況后,主動加入“警察爸爸”的行列。每周閆俊伯都會抽時間去探望成寶,陪他做作業,帶他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慢慢地,成寶臉上的笑容多了,學習成績也有顯著提高,他立志將來也要成為一名警察,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校園里,每到開學季,民警們就會帶來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民警劉坤會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給孩子們講述雷鋒的故事,分享那些溫暖人心的瞬間。在敬老院,民警們的到來總是讓老人們喜笑顏開。民警馬鵬翔是個按摩高手,每次來都會為老人們捏捏肩、揉揉腿,風趣的他時常逗得老人們哈哈大笑。
針對孤寡老人和殘疾人,長白鎮邊境派出所推出了一系列暖心舉措。設立愛心基金,為生活困難的老人和殘疾人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創建愛心超市,讓他們可以用積分兌換生活必需品。民警們還主動上門,幫助11名孤寡老人、殘疾人申辦低保。此外,派出所還積極為12戶困難家庭介紹工作,真正做到了“輸血”與“造血”并行。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如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個受助者的心,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善意與關懷。
長白鎮邊境派出所始終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依托“雷鋒崗”和“志愿服務隊”,長白鎮邊境派出所與3個社區、2個村委建立起常態化協作機制。截至目前,長白鎮邊境派出所已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130余場次,惠及群眾3000余人次,培育志愿者骨干60余人。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參與的群眾越來越多,學習雷鋒精神在轄區內蔚然成風。
長白鎮邊境派出所政治教導員盧子洋感慨地說:“群眾的笑臉,就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最好答卷。”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警民攜手,用愛與責任共同繪制的平安畫卷,正伴隨著春天的腳步,徐徐展開,書寫著新時代的動人篇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韓玉紅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