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貼近群眾、感知民生,優化工作流程和服務機制,立說立行、緊抓快辦,盡最大努力解決好老百姓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上述內容。這是我省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信心和決心。
人民滿意,是政府綜合施策的首要目標,也是政府治理水平的最好體現。如何才能做到讓人民更滿意?代表委員們也給出了響亮的答案——解放思想、守正創新,拓展公共服務領域,實打實地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府的職能,無論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還是社會管理,其本質都是公共服務。只有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才會讓人民對政府更滿意。”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人大代表,李萬升代表時刻關注民營企業的“獲得感”。“服務型政府應該直面企業發展面臨的痛點、難點、堵點,從‘企業找政府’到‘政府送服務’,實實在在做企業‘貼心人’。”為此,他建議,健全完善相關配套服務措施,如簡化行政審批流程、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關心關注企業“成長中的煩惱”,為企業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既要在關鍵時刻‘有求必應’,又要把‘無事不擾’落到實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發展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去年,我省在打造高效便民服務環境上邁出堅實步伐,本著“整合資源、方便群眾、運用法治、注重實效”的思路,聚力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確保群眾每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辦得了、辦得好。全省55個縣級綜治中心達到“四有”建設標準,市、縣、鄉三級覆蓋率達到100%。每個縣級綜治中心均設置了“一站式”公共服務窗口,公安、法院、檢察、司法、信訪、人社、住建等部門進駐中心聯動化解糾紛,實現了從各自為戰向抱團作戰轉變,推動了矛盾糾紛訴、訪、調無縫銜接、效能倍增。
“政府不僅僅是管理人民的組織,更是為人民提供優質服務的組織。”王暉委員認為,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關鍵是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如何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把社區基層服務活動落實、落細是方向。”她建議,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原則,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夯實社區黨建,充分發揮群眾力量,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多元共治,及時就地解決問題。
近年來,我省不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與新時代相匹配的服務型政府正加速形成。去年以來,我省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高效辦成一件事”擴面提質,11.7萬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
“政務服務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是提升行政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體現。”為此,朱明亮代表建議,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推進線下“只進一門”、線上“一網通辦”服務模式,確保企業和群眾訴求得到“一線應答”。同時,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整合各職能部門公開熱線,實現群眾訴求快速響應和有效解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公共服務供給格局。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維晨 劉巍
初審:梁拓元
復審:胡健華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