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長春市雙陽區平湖街道尚家村集體經濟創業園的大棚內,綠油油的花卉苗木長勢喜人。
5月21日記者來到尚家村采訪時,正趕上村里花卉銷售的旺季。
近年來,尚家村結合本村實際,積極落實“經濟護航”計劃,大力發展花卉苗木和紅菇娘種植,使種植產業“落地生根”,村集體經濟開出了“向陽花”。
尚家村今年栽種了6棟溫室大棚花卉苗木,有千日球、孔雀草等四個品種。為了搶花期,村里從3月份開始花卉育苗,4月初進行移栽。村黨支部書記杜政隆說:“現在正好是我們銷售旺季,今年共培育了60萬株花卉苗木,預計收入40多萬元左右。”
為了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今年,尚家村還因地制宜新引進了紅菇娘種植。在溫室外的田地里,村民們正在進行紅菇娘栽種。記者從杜政隆口中得知,今年村里種植紅菇娘2.5公頃,總投資18萬元至20萬元,預計收入43萬元左右。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尚家村對原有產業園區進行了改革和整合,實行統一經營,以村集體領辦的尚融農業發展公司為主體,大力發展棚膜花卉種植產業。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達120萬元左右,同時能吸納村里部分富余勞動力,增加村民收入。負責運輸花卉的村民于清說:“我們負責運輸花卉,一天掙個百八十元,也能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55歲村民許家靜每到農閑時,都會去花卉大棚幫忙澆水、施肥,蔬葉,管理花卉,干了七八年了,補貼了家庭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了。
杜政隆還告訴記者:“未來我們村還會引進一些陸地、棚室種植新品種,幫助村民調整種植結構,進行產業升級,從而帶動群眾增收。”
作者:蘇奕瑩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畢瑋琳 卞睿